当你能在独处的过程中,学会跟自己建立关系,也将发现其实独处并不代表孤独,而是一种幸福。…… – 女娲俱乐部

当你能在独处的过程中,学会跟自己建立关系,也将发现其实独处并不代表孤独,而是一种幸福。……

练习独处

回想起那些由念书、考试、交朋友、恋爱所组成的国高中生活,当中有大量的记忆与在乎的朋友、讨厌的朋友、喜欢的人有关。当时似乎来没遇过一个老师或是前辈来告诉我们应该好好花时间和自己独处。

其实跟自己相处并不可怕,只是我们不习惯独处。当我们一直让自己处在人群中,我们反而不停受到外界影响。人有太多感知、太多情绪会被外在事物牵动,光在那个还没有3C手机的年代,我们就已经被人的问题压得喘不过气了,更何况是现在—讯息传递的时间已浓缩到不用等到下课谁帮你传纸条到隔壁班,上课中的我们,早就在课本里藏匿的手机中完成一大段的争吵。每一分钟我们大脑要处理的资讯更密集了,能够认识自己,处理关于自己问题的机会反而减少。

只要是被我教过的学生,都曾收过一份寒假作业,那是一份生活清单,里头有十多个项目,全部都关乎生活体验。

其中几项,我要求他们选一天与自己约会、自己看一场电影。我要他们不要因为今天刚好爸妈忙碌,所以一个人。一个人补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搭车,然后一个人回家。不是这种不经意的独处日常,而是要求他们在行事历中跟自己约好一天,像是有跟朋友约定的一样,特别安排这一天去逛街或是看什么展览,跟自己好好地相处一天。

这对某些人来说并不困难,但对很多人来说却很难做到。

我们在人群当中其实很难听到自己的声音,有太多社会化的迁就,礼貌性的勉强,避免冲突的妥协等。以上种种,都是直接压盖自己内心声音的因素。

A:“我们等一下吃拉面吧!”

B:“好啊!”

C:“不错欸!”

此刻的D明明亮起红灯:“今天中午才吃面,晚上已经不想吃面了。可是大家都这么说⋯⋯”

D:“都可以呀!”

很多时候为求合群,我们会必要性地命令自己的声音安静。偶尔也该给那个自己过过他想要的生活吧?

所以在这份作业里,他们可以逛自己有兴趣的店面,不用因为谁想看球鞋,谁想看外套,而迁就谁。就算有间小杂货店让你不自觉的晃上一个小时,也不会有人在旁边觉得无聊开始滑手机,让你明明还想多逛,但又不好意思让他多等的说:“我们走吧!”

如果刚好走到电影院门口,时间对了,片子有兴趣,买张票就直接走进去看电影。不用因为这部他看过了,那部他不想看,另一部又可能撞到他等等赶着家教的时间,而妥协一部最没兴趣的电影。

看完电影后,还有一点时间可以跟自己安静遛达,去好好消化电影带给自己的感受,不会因为太快有新的对话而洗掉刚刚的观影经验。

“快点!我妈叫我回家了,我们去赶624。”

整个过程,有任何感觉,任何新的发现和体会,都请他们纪录下来,寒假结束之后要与我分享,当然不限用文字纪录的报告形式。虽然很常遇到学生乱做作业的时刻:

“老师我有一个人去看一场电影!”

“喔?真的?”

“嗯,我在家看HBO。”

“⋯⋯谢谢。”

但还是有遇过很多非常出乎我意料的作业—有把一整天画成漫画的,有将高雄捷运地图印出来闭上眼睛随意指,指到哪站就搭到哪站的冒险体验,书写像论文一般的报告书的也有。

有一个寒假,我意外遇到正在执行这项作业的学生。当时我去看二轮片,排队购票时,想说前方这个矮小的女生好像我的学生喔,仔细确认一看。

“你怎么在这里?”

“我来做作业啊?”

“作业?”

“你的作业啊!”

“对!你自己来?”

“对啊!我爸刚刚开车送我来,他说我看完他再来载我回家。”

虽说是我自己出的寒假作业,但实际让我遇到学生在做自己出的作业时,还是有那么一种不敢相信的感动,当时那个小女孩才国一,很勇敢地去尝试她没体验过的生活。

也许看书的你,会觉得一个人看电影有什么好用“勇敢”去形容的?但相信我,我到现在还是遇过很多成年友人跟我说他们不敢一个人去看电影,并不是怕遇到鬼还是什么坏人,他们就是不敢。

这份关于生活的寒假作业,并没有什么人生大道理,只是很简单地透过练习独处,去认识自己。

我们从上幼稚园就开始群聚到出社会,一生当中有大量的时间得跟人群相处,或许是该花些时间好好跟自己相处了。

课本从来没教过我们要练习独处这档事情。当我们开始尝试,就有机会建立专属自己的安全感,当我们找到最自在的型态,我们会知道,不论如何,都还会有自己的陪伴。

如果能在独处的过程中,学会跟自己建立关系,也将发现其实独处并不代表孤单,而是一种幸福。我们将为自己腾出更多空间,尊重自己每一个需求。

如果有机会让我再遇到那名国三男孩,我想对他说:“你渴望的人群中,有很多小小的绑架案正在发生,只是你看不到。而你,因为孤独,而自由。”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