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在等的其实是家庭幸福……
当讲师多年的他,学生常倾心于他的风趣幽默、妙语如珠。但当他回到家,却像个不会讲话的木头人。你不是都跟学生谈笑风生,为什么在我面前就变成哑巴?我哪有?要你开口很难吗?你有什么毛病?砰,他把门用力一关,转身出去。每一次,当太太说他有毛病,他就很难受,他也是有自尊心的啊。他到车库开车,头也不回。
不准有意见的男孩
他有个权威,不准孩子反抗的父亲。每次他只要一提出自己的意见,就被责备。但最令人煎熬的是,即使他已经认同爸爸的意见,却仍始终得不到爸爸对他的认可。记得小时候到百货公司,父亲常会问他:你要买哪个玩具?但往往等他选好玩具时,耳后却传来爸爸的笑声:
选这什么小孩子玩具,你已经不是小男孩了!
你应该要玩的是这个!
他一愣一愣的看着爸爸帮他挑的玩具,心里感到有些难受。后来,当爸爸再问他时,他就不作声了。他害怕答错,心中猜测着爸爸要他选什么。没想到过了一会儿,爸爸却不耐烦地跟他说:身为男人,连选个玩具都这么慢,你是能做什么大事?老实说,他常有被玩弄的感觉,好像无论说什么都错。
他受制于爸爸,但又渴望爸爸。只是,接收这份爱,好难。
要爸爸带他出去玩,爸爸却几乎忙得乔不出时间。他往往不知道爸爸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或爸爸比较想听什么话。他时时揣度爸爸的心情,而当他反应太慢,又被爸爸取笑无能。长久以来,他躲在爸爸的喜好底下,他不敢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他也无法尊重自己,因为尊重自己,就等于背叛父亲。他认为做人要孝顺,如果做不到孝,至少顺吧!而当偶尔看到爸爸满意的神情时,他也才能认定自己拿到爸爸手中是个男人的徽章。
一句你还是失败了啊!最伤人
其实,他知道他想维护的只是爸爸的尊严而已。
他知道爸爸的人生并不顺遂,妈妈在与爸爸结婚后,又回头找她的前夫。深夜里,爸爸坐在客厅喝到烂醉,对他说:告诉你,不听我话的人,一定会失败!你也是!但是,当他听话、表现好,仍没得到任何好话么肯定,他只会说:你如果不努力,下次成绩一定会掉下来。
为了不要让爸爸说中,他拼命考上第一志愿。他永远搞不清楚爸爸的话,真正的用意到底是损他,还是帮他。就像爸爸常这样嫌他:你看看你,当讲师那么多年了,你得到什么?还不是只有兼任,你还是失败了啊!这一句你还是失败了啊!抹去了他所有的努力。他想向爸爸证明一切的努力,好像都成为虚幻。
他以为是爸爸不放过他,但其实不放过他的,是他自己。他让过往的伤痛一次次在他身上发生作用,他真正担心与害怕的,是自己不被爱、不被认同啊。
我们在原生家庭受的伤
当案例里的讲师长期躲在父亲的喜好底下,关上自己的感官知觉,尽可能避免去感受,一切以父亲为尊的时候,他主动忽略自己的想法,一味照单全收。爸爸铁口直断地损他,接着又高谈阔论自己的高见,他当下逃避的是自己的不同意和不耐烦。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他也顾虑爸爸,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藏得很深。他希望当他表现好,且卖力地讨好父亲后,能抒缓父亲心中的苦,他因此也能获得关注和疼爱,但长期下来,这似乎是种奢求。
男孩承接着父亲内心的愤怒
但对一位男人而言,太太离开其实是一件打击很深的事。而当一个父亲无法处理这样的失落时,很容易就将焦点转移到孩子身上。所以,当他看到孩子无法做出决断,还在犹豫或考虑时,他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无能、你这样做,一定会失败。
他将自己与孩子的成就和决定绑在一起,他将孩子当成自己的延伸,无法承受孩子做不出决定的软弱的打击,这些都是来自他内心的愤怒,他觉得自己完美无缺,而完美的人,不会有脆弱,所以他看不见孩子的需求、期待需要被协助的那一面。
一对无法爱彼此的父子
两个原本想要维系关系的父子,却变成最遥远的陌生人。孩子爱上父亲的完美形象,不准他脆弱,追求和父亲一样的完美;父亲爱上孩子的乖顺听从,不准他做自己,以填补内心的伤口。两个逃避自己的人,他们都没有能力爱上真正的对方,也无法接受真正的自己。
所以,身为父母必须要能有所觉察,当说出:你应该要⋯⋯不然你就会⋯⋯或是你看谁谁谁,就因为不听我的话,所以现在⋯⋯这些话时,那么,父母通常处理的并不是眼前孩子的问题,而是他们自己心里的困境,包括害怕失败、害怕坏事再度发生⋯⋯等。
疼惜自己的练习
亲爱的孩子,我想对你说,这样不断讨父亲欢心,却始终得不到父亲认同的你,真的格外令人心疼。
请试着拾回你自己的感觉与情感,你可以尽情的哭、尽情的笑,你不需要感到难为情,因为没有人可以要求你漠视或逃避自己的感受与情感。请记得你是值得被珍视的,你的愤怒,你的伤心,你的痛苦,这些都值得被理解,这些也是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的。你不用像小时候一样伤痕累累,才能搜集到过关的荣誉勋章,更不用赌气逞强,才能证明你够好、够行。你沮丧、低潮的姿态,无奈与叹息的样子,都是自然,且会发生的。
……